穩定幣崩盤警示錄:從 UST 到 DEI 的市場震蕩

8/27/2025, 8:47:17 AM
本文盤點近年來穩定幣崩盤案例,包括 UST、IRON、DEI 等事件,解析其背後機制缺陷與市場衝擊,提醒投資者理性使用穩定幣。

穩定幣爲何會崩盤?

穩定幣的目標是維持價格穩定,與美元或其他資產掛鉤。然而,穩定幣的安全性取決於其機制設計與儲備情況。一旦市場信心動搖,掛鉤機制可能失效,導致價格脫錨。尤其是算法穩定幣,其價格穩定依賴復雜的供需調節,當出現大規模拋售時,往往會觸發連鎖反應,引發“死亡螺旋”。

代表性崩盤事件回顧

  • TerraUSD(UST)——史上最大崩盤案例
    2022 年 5 月,TerraUSD(UST)發生劇烈脫錨。其機制依賴 LUNA 代幣調節供需,但在巨額贖回壓力下,機制徹底失效。UST 價格從 1 美元迅速跌至接近 0,導致數十億美元市值蒸發,成爲加密史上最嚴重的穩定幣崩盤事件。

  • Iron Finance(IRON)——算法穩定幣的失敗
    2021 年,IRON 曾承諾以部分抵押和算法維持與美元掛鉤。但當市場情緒轉冷,大量投資者贖回,儲備不足問題暴露,最終價格崩塌。此事件也讓投資者第一次大規模意識到算法穩定幣的不穩定性。

  • DEI 崩盤(2022 年)
    DEI 是另一個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,因抵押不足和市場恐慌,在 2022 年出現大幅脫錨。其價格一度跌至 0.5 美元以下,盡管項目方嘗試修復,但依舊難以恢復市場信任。

穩定幣崩盤的市場連鎖反應

穩定幣一旦失去錨定,會對整個加密市場產生巨大衝擊:

  • 市場恐慌加劇:大量資金撤出,流動性驟降;
  • 交易所與 DeFi 協議受影響:依賴穩定幣的流動性池遭遇清算與資金損失;
  • 比特幣與以太坊承壓:投資者被迫賣出主流資產換取現金避險;
  • 監管壓力提升:各國政府開始呼籲對穩定幣實行更嚴格的審查和透明度要求。

投資者能從中學到什麼?

穩定幣崩盤告訴我們:

  • 穩定幣不是無風險的“現金替代”;
  • 算法穩定幣尤其脆弱,要警惕其“死亡螺旋”風險;
  • 分散使用穩定幣,不要將資產集中於單一項目;
  • 關注透明度,優先選擇有審計報告、儲備公開的穩定幣。

穩定幣的未來與監管趨勢

隨着崩盤事件頻發,全球監管機構開始重視穩定幣問題。未來趨勢可能包括:

  • 要求穩定幣項目公開儲備資產並接受定期審計;
  • 限制高風險的算法穩定幣發展;
  • 鼓勵合規穩定幣(如 USDC、USDT)提升透明度和流動性;
  • 推動央行數字貨幣(CBDC)作爲穩定替代方案。

從長遠來看,穩定幣依舊是加密市場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,但只有在透明、合規和穩健的機制支持下,才能真正發揮“避風港”的作用。

* 本文章不作為 Gate 提供的投資理財建議或其他任何類型的建議。 投資有風險,入市須謹慎。
即刻開始交易
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
$100
和價值
$5500
理財體驗金獎勵!